千亿球友会(体育)官方网站
- 2023-11-09
-
从2016年到2019年,车通云以平均每年几乎2轮的速度,连续完成7轮融资,累计金额接近10亿元。
成立于2010年的中驰车福,董事长张后启是跨界创业者,他对汽配行业的认知是“在所有行业里汽车是最复杂的行业,在汽车产业里配件是最复杂的行业。”
据不完全统计,中国市场汽车配件SKU超过5000万,地域广、层级多、万国车等因素,让汽配行业变得尤其复杂。
早期中驰车福采取“去中间化”的B2B自营模式,搭建线上销售平台,同时自建物流和仓储渠道,负责配件到修理厂的零售服务,经营的配件品类是易损件+车型件。在这个过程中,买货、备货、地推、销售、送货,都是中驰车福自营。
一是位于广东的巴图鲁,成立于2014年,其模式是建立中心仓,吸纳本地批发商的库存,帮助他们管理库存并销售到终端维修门店,这就是行业所说的寄售模式。在广东市场跑通后,巴图鲁提出七仓联动战略,推出城市合伙系,把广东模式复制到全国市场。
二是成立于2014年的车通云,一开始瞄准SaaS系统,随后切入交易,聚焦保险公司和事故件业务板块,走的是大B客户的路线。随着不断融资,车通云着手研发AI智能定损系统,试图以AI+大数据+供应链模式打通理赔全流程,打造保险生态的闭环,类似于DRP的业务逻辑。
三是成立于2015年的开思,其创始团队来自于华为,一开始就从数据和系统入手,切入高端车这个相对细分的领域,以撮合模式介入交易环节,随后慢慢叠加中端车和易损件业务,其模式定位于Google+美团。
四是行业中一直比较神秘的好汽配,创始人陈曦是一个连续创业者,好汽配开发了一个类似淘宝的汽车配件交易平台,但并不自建数据库,主要是通过线下地推的方式,让维修门店加入并使用好汽配平台,而这些维修门店主要位于三四线城市。
除了以上几家主流企业,市场上还存在百川联合这样的全车件直营企业,自营中心仓、库存和物流配送,但只服务杭州及中心仓150公里半径的市场,聚焦区域以降低运营难度。
另外,还有康众汽配、快准车服等易损件平台,在规模做到一定程度后,也是通过线下撮合的模式,切入全车件业务。
总结而言,全车件赛道涌现出的模式大致分为几种类型:一是特定区域内的直营模式,二是库存管理的寄售模式,三是以数据和系统切入的撮合模式,四是以线下地推为主的撮合模式,五是保险事故车的大B交易模式。六是从易损件延伸的撮合模式。
一方面,全车件整体容量和复杂程度比易损件更高,构建护城河的壁垒更难,企业价值更大;另一方面,全车件赛道的大数据、AI技术、供应链金融等概念和故事更受资本欢迎。
中驰车福在2010年完成创始人注资的天使轮1000万元,2011年拿到投资公司的Pre-A轮数千万元。从2015年到2017年,中驰车福三年分别完成A轮1.6亿元、B轮3.8亿元和C轮3亿元。几年下来,累计金额接近9亿元。
巴图鲁也是从2015年到2017年连续三年完成A轮5000万元、B轮1亿元和C轮1亿美元,其中不乏钟鼎和华平这样在汽车后市场较活跃的投资机构。另外,巴图鲁还在2019年完成C+轮。不算C+轮,前后累计金额在8亿元左右。
车通云的融资节奏更为密集,自2016年拿到经纬中国领投的500万美元A轮后,在2017年连续完成三轮融资,总金额达到2.3亿元。2018年,车通云完成C轮5亿元,是当时汽配供应链赛道最大金额融资。2019年,车通云完成C+轮。累计金额接近10亿元。
开思在2016年分别完成Pre-A轮3000万元和A轮5000万元。从2017年10月到2018年8月,开思完成B轮3个轮次共6.5亿元。2019年,开思完成C轮8000万美元,2020年完成C2轮5000万美元和C3轮3500万美元。2022年,开思先后完成D1轮和D2轮。多年累计的融资金额超过15亿元。
好汽配也是不断爆出融资消息。2017年,好汽配完成A轮数千万美元,2018年完成数千万美元的A+轮和B轮,2019年完成C轮6000万美元和D轮6000万美元。累计金额接近10亿元。
按照当时投资人普遍的观点,“汽配供应链是一个有国际对标的大市值跑道”,全车件赛道跑出一个市值百亿的企业似乎并不难。
时间走到现在,回望全车件平台的发展历程,从结果上来看,即便是以十亿为单位的融资体量,也未能推动全车件平台走向成功。
最先确定爆出问题的是车通云,根据行业人士提供的消息,2020年疫情初期,车通云就暂停支付员工工资,到2021年1月,疫情一年之后,车通云母公司鼎奥科技被法院强制执行6次,创始人被限高,几乎已经宣告现金流断裂,企业走向倒闭。
另外一家在行业中保持“低调”,但融资近10亿的好汽配,也是在2021年初迎来拐点,根据行业的消息,当时好汽配被资方掌控,创始人陈曦离开公司,好汽配面临重组。
2022年初,在浙江市场直营全车件业务的百川联合,并入鼎腾科技,而后者的大股东正是快准车服股东之一王拯,快准车服创始人蒋仁海对此的说法是:“腾鼎科技收购了百川联合,百川联合作为快准E站的一个供应商,前端交给我们了。”
中驰车福最开始的自营全车件模式未能走通后,第一次转型走向“整合+自营”模式,以省为单位整合当地配件商;2018年,中驰车福第二次转型,完全退出交易环节,专注供应链金融;时间走到2020年,中驰车福再次迎来转型,借着车险综合改革的风口,业务延伸至车险口。
2021年,行业中又出现了“中驰汽车”多品牌MBS授权店的形态,汽车服务世界向创始人张后启求证,对方表示模式还未确定,不方便对外。中驰车福可能一直没找到他们的终极模式。
最初被不少资本看好的巴图鲁,也是遭遇多次转型,其推出的七仓联动战略受阻之后,2019年,巴图鲁和广东一山合并,双方资源互补着手转型;2020年,巴图鲁开始面向三四线城市试点并推广全车件连锁门店,走向下一个发展阶段。
如今,巴图鲁定位于产业互联网企业,针对汽车经销商推出汽配集采数字化解决方案,以SaaS作为基础支撑,实现配件采购全流程数字化。
在全车件赛道,目前仍在坚守的企业,可能就是开思,当下的运营模式和创业初期的设想,没有太大偏差。
不过,对于所有全车件平台来说,稳定的盈利模型,是过去、现在以及未来,都需要直面并解决的问题。
为什么超过50亿的资本助力,都没能推动一家全车件平台走向成功?为什么倒闭、重组、转型、被并购,成为大多数全车件平台的结局?
几乎所有入局全车件赛道的创始人都认为,相比于易损件,全车件具有明显的“找件”痛点,这个痛点决定了,全车件比价和撮合具有可能性,以及交易背后暗含着服务价值。
然而,行业当中固有的底层困境,使得这个痛点并不足以支撑一套商业模式顺利走到底,同时还能实现盈利可能。
对比美国市场,美国已经形成了两大全国统一数据体系,一是车型数据,以协会ACES为标准,二是零部件数据,以PIES为标准。
而国内的全车件平台,需要先自建数字化体系千亿球友会app,才能走到交易层面,同时教育供应商和修理厂使用线上系统,这会在短期内烧掉不少的钱,教育成本过高。
易损件适合直营,全车件适合撮合,一直是行业的基本共识,但是撮合模式意味着比价,但国内的配件缺乏统一标准,不一样标准的配件,本身就难以比价。
而撮合模式,意味着平台只能赚取几个点的服务差价,虽然交易流水可以做到较高水平,但平台营收的想象空间仍然有限。
汽配交易具有交易、交付、交互三大属性,其中交付和交互一定发生在线下,这也是为什么开思和好汽配都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地推团队。
然而,有人参与的交易,就涉及到飞单、假货、退货等各种灰度问题,一位行业人士就感叹:“这个行业飞单飞死了多少英雄汉。”
以车通云的模式为代表,保险事故车在理赔定损环节确实存在很大痛点,保险公司也有动力去推动类似于“同质配件”的战术。
但是保险事故车是一个相对独立甚至封闭的体系,原有的利益链条过于固化,牵一发而动全身,车通云进入后,其交易模式也只能越做越重,包括自建分拣中心和配送车队,但是依然没能撼动这个细分赛道。
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和修理厂的心智,几乎所有全车件平台都采取过烧钱补贴的打法,但历史证明,烧钱补贴在汽车后市场很难奏效,一方面,市场太大且过于分散,几乎没有企业通过烧钱形成规模效应,另一方面,供给侧过饱和,产业链上下游很难形成粘性。
汽配行业具有慢属性,但是资本要求规模,要求速度,两者之间形成天然的矛盾,盲目的融资和烧钱,其结局很可能就是惨淡收场。
种种因素决定了,在资本逐渐失去耐心,撤离汽车后市场,同时缺乏稳定的盈利模式的情况下,资产较重、战线较长、规模较大的全车件平台,缺乏自我造血能力千亿球友会平台,现金流断裂是早晚的事情。
2021年,快准车服五周年之际,喊出了全车件业务5年内做到250亿的目标,如今,面对这个目标,蒋仁海也只能感叹:“全车件确实太复杂了,还是要量力而行。”
不过,也不能否认这些企业为行业带来的价值,毕竟,他们走过的路,踩过的坑,都具有极强的参考意义。
一个行业的升级,一个赛道的走通,是会建立在多次失败的基础之上,才能最终走向成功。全车件平台,或许正驶在成功的路途当中。
【图】群众配件官方价钱查询体系 V10(
查询上海大众所有车型的价格,配件通用车型等等详细信息。包含了最新的新,新朗逸等全新车型。 下一步准备整合一汽大众的所有车型到软件里。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QQ,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,我会认真考虑把功...
千亿球友会2011中国(常州)汽车配件产
通过对买卖双方的反馈调查了解买卖双方满意度较高,以下分别是对本次会议买家及卖家(参展商)反馈分析如下:以下分别对本次会议参观用户,交易会现场回收有效买家问卷1800份,分别从买家职位、买家对本次活动...